散文|读书,不应只在读书日
“那真是一个疯狂的读书年代。”说起读书,父亲常常回忆上世纪的80年代,书店每有新书到货,半夜排长队购书的场景经常出现,想买到心仪的书得“找关系”,那可真是一个读书的黄金时代。
自1979年《读书》杂志创刊提出“读书无禁区”的口号之后,那种全民读书的疯狂是现在的读者难以想象的。
经过十年“文革”的读书禁锢,人们长期压抑的读书热情瞬息爆发,作为思想前驱的文学几乎成了阅读的代名词,阅读文学作品成为时尚、高雅的代名词,见面自我介绍“我是文学爱好者”,会一下子拉近距离。
1978年5月,国家出版局组织重印35种中外文学名著,一次投放市场1500万册,瞬间告罄,据说这次印刷纸张紧张,还是经批准动用了《毛泽东全集》的储备纸。
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人们顺应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阅读经济书籍和科技书籍的逐渐多起来;同时,起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琼瑶热”“武侠热”继续发酵,并从主流批判中越来越显示出难以抵挡的通俗阅读的市场化魅力,大中学生手捧“琼瑶”“金庸”在校园里招摇的景象随处可见。王朔京味小说的大行其道,苏童、余华、莫言等先锋文学的时尚出街,都引发了一时风潮。
进入新世纪,经济的腾飞将阅读习惯推向了两个极端,实用主义和个性主义。经济管理、励志类图书的畅销展示着人们为应对生活挑战而进行的功利性阅读的一面,而《盗墓笔记》《诛仙》等网络小说的兴起又暴露出人们为逃避现实而陷入网络文学的另一面。
读书,渐渐成为了人们应对时代的方式,可我始终认为,若是仅仅为了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采取一蹴而就的快餐式阅读,读罢,也只会“使空虚的思想更空虚,麻木的心灵更麻木”。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梁实秋先生究其因果,答案是尚友古人。“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
阅读,是与古今中外优秀的灵魂对话的过程,好的阅读是以真正的精神去读真正的书。如果说迷茫让你的生活中出现了黑洞和荆棘,那么读书就是你人生路上的灯塔和铠甲。总有一本书会让你明白生活的意义,找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
这需要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去思考,穷毕生之力、持之以恒才能实现。
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读好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